在我國,尿路結石為常見多發(fā)病,其發(fā)病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我國南方地區(qū)較北方多見,這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密切關系。其中,尿路結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為青壯年,30-50歲。按照結石發(fā)生部位不同,尿路結石分為上尿路結石(腎臟、輸尿管結石)和下尿路結石(膀胱、尿道結石),其中上尿路結石發(fā)病為常見,高達95%,5%為下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這一疾病,對于泌尿外科醫(yī)生和患者而言,并非疑難雜癥,無論作為醫(yī)生還是患者,千萬別小看這些小石頭,往往對小病的忽視或誤區(qū)或許就讓我們吃了大“虧”!
尿路結石病因診斷莫忽視!
對于尿路結石而言,臨床醫(yī)生利用結石成分分析對患者進行飲食及生活指導可達到預防結石復發(fā)的神奇效果。尿液中的結石成分超飽和是所有形成尿路結石的共同致病途徑,通過減少成結石物質的產(chǎn)生或降低成結石物質進入尿中同樣可以使尿結石成分不易達到超飽和狀態(tài),從理論上可以達到預防尿結石形成的目的。
高草酸尿是草酸鹽性結石患者患結石的根本原因,從食物中攝取的草酸雖只占尿中全部草酸的10%~15%,但在沒有代謝異常的情況下,腸道吸收草酸的多少是尿中草酸量波動的重要因素原因,通過限制飲食中攝入的草酸鹽增加枸櫞酸鹽的攝入,可使尿中的草酸明顯降低,枸櫞酸可與草酸鈣反應形成易溶于水的枸櫞酸鹽,最終均可使草酸鹽在尿中的含量明顯減少達到預防尿結石的目的。
磷酸性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在堿性環(huán)境下形成,在酸性環(huán)境下易溶于水不易形成結石。動物性食物產(chǎn)生較多的酸性物質經(jīng)尿液排出后可使尿液的pH值減低,從而改變磷酸性結石在集合系統(tǒng)中形成環(huán)境達到預防結石的目的。
尿酸性結石形成主要是嘌呤代謝異常在血液中尿酸過高,經(jīng)腎臟排至尿中在酸性環(huán)境下飽和析出形成尿酸性結石。少食含嘌呤高的豆制品及動物內臟等食物,可使體內產(chǎn)生的尿酸減少從而使尿液中的尿酸減少,多食植物性食物,因植物性食物經(jīng)消化吸收后可在體內產(chǎn)生大量的堿性物質,經(jīng)尿液排除后使尿液堿化,使尿酸在尿液中不易達到飽和預防尿酸性結石的形成。
鈣性結石,有許多資料顯示,不應限制鈣的攝入,因為嚴格限制鈣的攝入可導致食物中的草酸在小腸內與鈣結合減少,通過小腸吸收的草酸明顯增加,如果患者不能保證嚴格的無草酸鹽飲食反而會使尿中的草酸鹽排出增加;限制飲食鈣還可以刺激維生素D3的排泌,導致骨吸收和尿鈣增加,這些均可促進結石的形成。對于特殊的吸收性高鈣尿等患者應限制飲食鈣外,不應限制鈣的攝入。蔗糖可使腸道吸收鈣和草酸增加導致尿鈣及尿草酸鹽增加,還可使腎實質鈣鹽沉積。過量攝入鈉也可導致尿中鈣、尿酸增加及枸櫞酸鹽減少。因此限制蔗糖、高鈉的攝入可減少鈉、鈣、草酸鹽和尿酸的排出,減少結石形成機會防止結石的復發(fā)。
如何預防結石復發(fā),生活中又該注意哪些?
研究證明,對于尿路結石患者,不管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尿路結石治愈后還有復發(fā)的傾向,5年復發(fā)率可達到40%,10年復發(fā)率可到達70%?梢,尿路結石易反復復發(fā)是尿路結石的一大特點,也是泌尿系結石的處理中一大難點。因此,尿路結石做好預防結石復發(fā)的工作至關重要!
首先,無論是尿路結石患者還是已治愈者,都應該做到多喝水!喝多少是多?這個量如何把握?一般認為每天需要喝2500-4000ml的水方符合該金標準的要求。這是最廉價,無需吃藥和花錢的預防結石的最佳辦法!
另外,預防尿路結石復發(fā),還應做到如下幾點:
① 對磷酸結石采用低鈣、低磷飲食,含鈣腎結石宜避免高鈣、高鹽、高草酸、高動物蛋白、高動物脂肪及高糖飲食。
② 尿酸結石應采用低嘌呤飲食,膀胱酸結石應采用低蛋氨酸飲食。水果、蔬菜能使尿液轉為堿性,對防止尿酸和胱氨酸結石較好,肉類食物使尿呈酸性,對防止感染結石較好。
③ 采用高纖維飲食,一般認為患者有腎結石的病人最好能少吃鹽和動物性蛋白。
多喝水,管住嘴,兩者結合針對預防結石復發(fā)或延遲復發(fā)有效率達到90%,在預防結石復發(fā)方面可謂事半功倍!